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五龙捕鱼1800 > 新闻动态 > 第105期 臭椿、香椿、南酸枣、椿叶花椒和楝叶吴萸的区别
第105期 臭椿、香椿、南酸枣、椿叶花椒和楝叶吴萸的区别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0:55    点击次数:153
   野外也有很多羽状复叶的植物,如臭椿(Ailanthus altissima)、香椿(Toona sinensis)、南酸枣(Choerospondias axillaris)、椿叶花椒(Zanthoxylum ailanthoides)、楝叶吴萸(Tetradium glabrifolium)、光叶马鞍树(Maackia tenuifolia)、木蜡树(Toxicodendron sylvestre)、盐肤木(Rhus chinensis)、楝(Melia azedarach)、吴茱萸(Tetradium ruticarpum)、黄檀(Dalbergia hupeana)、山槐(Albizia kalkora)、毛红椿(Toona ciliata var. pubescens)和伯乐树(Bretschneidera sinensis)等,很多人看到了这些羽状复叶的植物,很多就搞不清楚,尤其是没看到花果时,更不好认了。其实盐肤木的叶轴有宽大的叶状翅,楝也好区别,2-3回奇数羽状复叶,黄檀和山槐这种豆科的植物也好区别,我们已经在前面也介绍过了,木蜡树的叶往往很少,也好区分,毛红椿和伯乐树也少见得很,楝叶吴萸和吴茱萸都是吴茱萸属,相似性很大,具有很多共同的特征,所以我们在本期介绍臭椿、香椿、南酸枣、椿叶花椒和楝叶吴萸等5种具羽状复叶的落叶乔木。这5种植物,除了南酸枣外,其它的4种植物的叶片揉碎后,基本是有特别的味道,这气味比较浓烈,喜欢的人说是香,不喜欢的人就是臭。   在植物的归类上,臭椿是苦木科(Simaroubaceae)臭椿属乔木,香椿是楝科(Meliaceae)香椿属乔木,南酸枣是漆树科(Anacardiaceae)南酸枣属乔木,椿叶花椒和楝叶吴萸都是芸香科(Rutaceae)乔木,不过分属花椒属和吴茱萸属。椿叶花椒和楝叶吴萸虽然都是芸香科的,但叶片和茎上却难联系上去。下次再来介绍下它们之间的区别。

图片

   树皮上,臭椿和楝叶吴萸的树皮平滑,香椿和南酸枣的树皮片状脱落,椿叶花椒的树皮最特别,其描述是茎干有鼓钉状、基部宽达3厘米,长2-5毫米的锐刺,那么小苗时,茎上的皮刺还是有的,能够快速鉴定的。需要说明的是,树皮是不是片状脱落,也是说的是成年植株,幼年植株,不大会脱落的。

图片

   茎上,小枝和幼枝上,臭椿的嫩枝有髓,但无皮孔的描述,香椿和楝叶吴萸的小枝无髓和皮孔的描述,南酸枣的小枝有皮孔,椿叶花椒的小枝最特别,虽无髓和皮孔的描述,但顶部常散生短直刺。   叶的特征上,先来看看叶序,这个很明显的是,只有楝叶吴萸是叶对生的,虽然两侧都是羽状复叶,臭椿、香椿、南酸枣和椿叶花椒都是互生的。复叶情况,植物志上描述香椿的是偶数羽状复叶,而臭椿、椿叶花椒、南酸枣和楝叶吴萸的是奇数羽状复叶,看似香椿和其它几种的区别很明显,但在现实中,我们见到的香椿的小叶数并不一定就是偶数,所以要多观察下。这些小叶在叶轴上的排列来看,基本所有的这几个物种的小叶对生,唯一的是香椿的小叶是对生或互生。再来小叶数量,臭椿的叶有小叶13-27枚,香椿有16-20枚,南酸枣有7-13枚,椿叶花椒有11-27枚或更多,楝叶吴萸只有5-9枚,偶有11枚,数量上部分有重叠,还需要注意的是,有时小叶数也会和描述的不一样,所以小叶数的区别仅作参考吧。再看小叶的特征,这几种植物的小叶基本都有偏斜,但偏斜的程度不同,尤其是,楝叶吴萸的描述是甚不对称,而很多其它的是偏斜或多少偏斜,椿叶花椒是对称或一侧稍偏斜。叶形上区别不好描述,我们来些有明显区别特征的,臭椿的小叶两侧各具1或2个粗锯齿,齿背有腺体,香椿的侧脉与中脉几成直角开出(现实观察很多是这样,部分也不是这样的),南酸枣的侧脉两面突起,椿叶花椒的叶片上肉眼可见众多油点,楝叶吴萸的就是这叶片基部了,吴茱萸科的它本应该是有油点的,但太少不明显。再看叶轴被毛情况上,只有椿叶花椒的密被短柔毛,叶背还被粉霜,够独特了。植物志记录椿叶花椒的叶轴上没刺,但起码幼苗叶轴上是有皮刺的。再看叶片边缘(叶缘),前面说过了臭椿的小叶非常独特的两侧各1-2个粗锯齿,且齿背有腺体1个,香椿的小叶全缘或有疏离的小锯齿,南酸枣的小叶全缘或幼株叶边缘具粗锯齿,椿叶花椒的小叶叶缘有明显裂齿,楝叶吴萸的小叶叶缘波纹状或有细钝齿。

图片

   

图片

  再看花序,臭椿和香椿的花序是圆锥花序,南酸枣的雄花和不孕的两性花排成腋生或顶生的聚伞圆锥花序,雌花则单生于上部的叶腋,椿叶花椒的花序是伞房状圆锥花序顶生,楝叶吴萸的花序是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,可以看出都是圆锥花序类,也就是还是比较相似的,很多人不一定搞得清楚。

图片

   看看花,区别会更明显点,就看花瓣颜色吧,臭椿的花瓣淡绿色,香椿的花瓣白色,南酸枣的花瓣淡紫色,椿叶花椒的花瓣淡黄白色,楝叶吴萸的花瓣黄白色。这么看,南酸枣的花最特殊,一看就能把它从这5种植物中分离。花都很小,但可以看出花的性别,臭椿、香椿、南酸枣的花是两性花,椿叶花椒和楝叶吴萸的花也是单性,雄花其实也有雌蕊,但雌蕊退化。雄蕊的数目上,也有区别,臭椿、南酸枣的花有雄蕊10枚,香椿的有10枚,5枚是退化的,椿叶花椒的花有雄蕊5枚,楝叶吴萸的花有雄蕊4-5枚。花期上,这5种植物也有区别,臭椿和南酸枣的花期4-5月,香椿和楝叶吴萸的花期6-8月,椿叶花椒的花期在8-9月。

图片

  果实的特征上,这5种的区别比较明显,臭椿的果实是翅果,香椿的果实是蒴果,南酸枣的果实是核果,椿叶花椒和楝叶吴萸的果实是蓇葖果,翅果、蒴果、核果和蓇葖果是完全不一样的,南酸枣是肉果类,臭椿、香椿、椿叶花椒和楝叶吴萸是干果类,核果的中果皮肉质,外果皮薄,内果皮坚硬,蒴果和蓇葖果都是裂果,就是果实成熟后会开裂,蒴果和蓇葖果的开裂方式不一样罢了,蓇葖果的开裂是沿背缝线或腹逢线开裂,而蒴果的开裂更多,如像孔裂、纵裂、孔裂等。

图片

   通过以上的描述,我们找到了一些快速区分它们的特征,为了更快速地鉴定它们,我们以营养器官的特征优先编制一个分种检索表。

图片

  当然,检索表也可以从臭椿或楝叶吴萸开始,因为它们有着独一无二、区别其它植物的特征,像臭椿有小叶两侧各1-2个粗锯齿,且齿背有腺体1个的特征,而楝叶吴萸则有叶对生的唯一特征。我们以楝叶吴萸再来编个分种检索表,相信大家都会编制检索表了。

图片

   这5种植物均可药用,据《中华本草》记载,臭椿的根皮或树干皮入药称为樗白皮,其性寒,味苦、涩,具清热燥湿、涩肠、止血、止带和杀虫之功效,主治泄泻、痢疾、便血、崩漏、痔疮出血、带下、蛔虫症和疮癣。单方有:治疗肝脾大可用椿根白皮熬膏,摊布上敷患处,每日换1次;治疗关节疼痛可用臭椿皮30克,酒水各半猪脚1只,同炖服。果实入药称为凤眼草,性凉,味苦、涩,具清热燥湿、止痢和止血之功效,主治痢疾、白浊、带下、便血、尿血和崩漏。单方有:治疗尿血可用凤眼草9克,水煎服;治疗白带、尿道炎可用凤眼草60克,炒黄研面,每服6克,白开水送服;治疗高血压可用凤眼草30克,水煎冲红糖服;治疗误吞鱼刺 可用凤眼子烧研,酒服二钱或凤眼子半碗,擂碎,热酒冲服,良久连骨吐子;治疗股癣可用凤眼草15克,水煎服,并取药汁外洗患处。叶入药称为樗叶,性凉,味苦,一说有小毒,具清热燥湿和杀虫之功效,主治湿热带下,泄泻、痢疾、湿疹、疮疥和疖肿。单方有:治疗白带可用鲜叶60克,茶油炒食,或用鸡鸭肉炖服;治疗肺痈可用鲜叶适量,捣烂绞汁1杯服。香椿的树皮或根皮入药称为椿白皮,其性微寒,味苦、涩,具清燥湿、涩肠、止血、止带、杀虫之功效,主治泄泻、痢疾、肠风便血、崩漏、带下、蛔虫病、丝虫病、疮癣。单方有: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可用根皮18克,水煎服;治疗吐血可用根皮15克,水煎服;治疗失音可用新鲜树皮(刮去粗皮)45-50克,糖(有热象者用白糖,有寒象者用红糖)1汤匙,煎汤分2次服。一般2-3剂可愈;治疗疥癣癞可用鲜根皮30克,水煎洗擦患处。树干流出的汁液入药称为春尖油,其性温,味辛、苦,具润燥解毒和通窍之功效,主治齁病、手足皲裂和疔疮。单方有:治疗手足皲裂可用春尖油适量,加温溶化后敷伤处,敷料包扎;治疗疔毒可用春尖油和大蒜各适量,捣烂外敷。其叶入药称为椿叶,性平,味辛、苦,一说有小毒 ,具祛暑化湿、解毒和杀虫之功效,主治暑湿伤中、恶心呕吐、食欲不振、泄泻、痢疾、痈疽肿毒、疥疮和白秃疮。单方有:治疗赤白痢疾可用鲜叶60克,水煎服;治疗疮痈肿毒 可用嫩叶、大蒜等量,加食盐少许,共敷患处。果实入药称为香椿子,其性温,味辛、苦,具祛风、散寒和止痛之功效,主治外感风寒、风湿痹痛、胃痛、疝气痛和痢疾。单方有:治疗疝气痛可用香椿子15克,水煎服;治疗胃、十二指溃疡和慢性胃炎可用香椿子6-9克,水煎服;治疗误吞鱼刺,可用香椿子(阴干)半碗,擂碎,热酒冲服,良久连骨吐出。花入药称为椿树花,其性温,味辛、苦,具祛风除湿和行气止痛之功效,主治风湿痹、久咳和痔疮。南酸枣的树皮入药称为五眼果树皮,其性凉,味酸、涩,具清热解毒 、祛湿和杀虫之功效,主治疮疡、烫火伤、阴囊湿疹、痢疾、白带和疥癣。单方有:治疗白带可用树根或茎二重皮18-30克,水煎和猪脚1个或冰糖适量,炖服;治疗胃下垂可用茎二重皮30克,红糖适量,开水冲泡后,炖服。鲜果或核入药称为南酸枣,其性平,味甘、酸,具行气活血、养心安神、消积、解毒之功效,主治气滞血瘀、胸痛、心悸气短、神经衰弱、失眠、支气管炎、食滞腹满、腹泻、疝气和烫火伤。单方有: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用南酸枣250克,炖肉吃;治疗癖气可用种仁适量,磨水内服;治疗食滞腹痛可用鲜果2-3枚,嚼食;治疗烫伤可用果核适量,烧灰存性,研末,茶油调涂患处。椿叶花椒的树皮入药称为浙桐皮,其性平,味辛、微苦,有小毒,具祛风除湿、通络止痛和利小便之功效,主治风寒湿痹,腰膝疼痛、跌打损伤、腹痛腹泻、小便不利、齿痛、湿疹和疥癣。其叶入药称为樗叶花椒叶,性平,味苦、辛,具解毒和止血之功效,主治毒蛇咬伤和外伤出血。其根入药称为樗叶花椒根,性平,味苦、辛,有小毒,具祛风除湿、活血散瘀和利水消肿之功效,主治风湿痹痛、腹痛腹泻、小便不利、外伤出血、跌打损伤和毒蛇咬伤。单方有:治疗跌打肿痛和风湿骨痛可用根适量,浸酒15天后外擦;治疗胃寒和胃气痛可用根30克,水煎分服。果实入药称为樗叶花椒果,性温,味苦、辛,具温中、燥湿、健脾和杀虫之功效,主治脘腹冷痛、泄泻、外痢和虫积。单方有:治疗胃寒和胃气痛可用果6克,水煎分服。楝叶吴萸的果实入药称为臭辣树,其性温,味苦、辛,具止咳、散寒和止痛之功效,主治咳嗽和腹痛。   除了药用外,据植物智网站描述,臭椿在石灰岩地区生长良好,可作石灰岩地区的造林树种,也可作园林风景树和行道树。木材黄白色,可制作农具车辆等;叶可饲椿蚕(天蚕)。香椿幼芽嫩叶芳香可口,供蔬食;木材黄褐色而具红色环带,纹理美丽,质坚硬,有光泽,耐腐力强,易施工,为家具、室内装饰品及造船的优良木材;南酸枣生长快、适应性强,为较好的速生造林树种。树皮和叶可提栲胶。果可生食或酿酒。果核可作活性炭原料。茎皮纤维可作绳索。友情提示:如果您觉得本公众号对您有所有助,您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关注本公众号: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